蒙特梭利的溫柔式教養

       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日益重視,不同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法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。其中,「蒙特梭利」一詞,相信對關注著幼兒教育的讀者而言肯定不陌生。近年來,台灣也越來越多的教具與幼兒園主打著「蒙特梭利教學法」。今天想要透過《蒙特梭利的溫柔式教養》這本書的內容摘錄,和大家分享如何使用蒙特梭利的理念,為孩子一手打造的溫柔世界。

      蒙特梭利教育(Montessori Education)起源於義大利首位女醫師瑪利亞.蒙特梭利(Maria Montessori)。蒙特梭利教育主張透過引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,並且在教學時,以孩子為本位去尊重每個孩子的自由發展。在傳統的教育觀中,學習是為了未來做足準備;但在蒙特梭利的教育觀中,認為孩子所擁有自由發展的天賦,才能因應未來的變化去適應、調整。因此,看見並開發孩子的天賦,讓孩子培養適應未來挑戰的能力,正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目標。

  在蒙特梭利的理念中,有兩個重要的名詞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孩子的世界,分別為「吸收型心智」與「敏感期」。透過這兩個概念,我們能夠更加認識蒙特梭利世界之下,孩子會如何成長、如何學習:

  1. 吸收性心智 absorbent mind:簡單來說,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心智就像海綿一樣,能夠把看到的、聽到的、感覺到的所有經吸收起來,並透過這些經驗影響著生理與心理的發展。
  • 在兒童內化經驗時,能夠建構人格、也能達到社會化的效果。
  • 在出生到三歲時,是無意識的吸收;而三到六歲時,轉變為有意識的吸收。

 

2. 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:蒙特梭利認為在特定的期間,孩子能夠學習特定的能力,本能促使孩子投向環境的某一部分;當獲取對應能力時,敏感期隨之停止。

  • 孩子透過敏感期的探索獲得滿足感,因此如何提供滿足孩子需求的環境,為教育者的重要課題。
  • 敏感期的向度包含秩序、運動、語言、感官等不同面向。
  • 有時候孩子的行為是對應著敏感期的探索,因此不要輕易阻礙孩子的內在建構過程。

 

       此外,在蒙特梭利教學法中,「自由」是尊重孩子的重要原則,那麼自由的發展與學習規矩、自律兩件事情是可以達成平衡的嗎?蒙特梭利教學法中,是這樣詮釋「自由」的:

  1. 自由,源自於自律:在蒙特梭利的教學法中,自由不等於隨便為之,而是源自於自律與尊重,希望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體認到紀律,打從內心尊重他人。
  • 認同孩子的成長步調、需要克服的任務,提供孩子自由的環境,讓孩子滿足本能並成長。
  • 在屬於孩子、有規則的環境中自由自在發展,而非為所欲為。

2. 內在的自我約束:蒙特梭利認為糾正會讓孩子的學習變得被動,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。反而應該透過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嘗試,從內在約束、肯定自我。

  • 練習只是學習、自我修正的過程,為什麼要將不完美凸顯出來呢?
  • 不斷嘗試後,得到屬於自己的讚賞:「你應該為自己完成…而高興!」
  • 太多、沒有質量的讚美,只會讓孩子依賴外界的讚揚而努力。

3. 言教不如身教:在蒙特梭利的主張中,訓誡只會造成嚴重的自卑心理,不如用身體力行影響孩子行為。

  • 如果想要孩子壓低音量,可以先壓低音量和孩子講話,而不是大聲地叫她安靜。
  • 如果想要孩子把鞋子乖乖擺好,大人可以先在門口把鞋子擺好,或是提供小櫃子。
  • 當孩子有被尊重的感覺時,就不會故意違背命令。

       最後,想和大家介紹蒙特梭利教具的特色。蒙特梭利教具並非單純傳授知識,而是讓孩子自我探索,鞏固對抽象知識的理解。此外,教具也能幫助孩子開發感官:透過教具建立感官的具象經驗,進而掌握抽象概念。以下和各位分享一些蒙特梭利的教具特色:

  1. 促進自主學習
  • 適合兒童拿取的大小,並符合孩子的認知與發展
  • 孩子須能獨立操作、能訓練精細動作
  • 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步調與創意來學習
  • 能讓孩子獨立地循序漸進、從錯誤中學習
  • 大人在一旁引導但不干預孩子

2. 由孩子主導

  • 不發光、不移動、無音樂、不含電池
  • 不讓聲光玩具主導孩子的學習
  • 孩子能自然與玩具產生連結
  • 孩子能從遊戲中觀察因果,有助長期的發展
  • 孩子從中體驗掌握感,培養自信心

3. 有現實感

  • 孩子能從玩具中連結與體驗現實生活
  • 能從遊戲中體驗自然現象如:地心引力、球體滾動等,透過體驗自然,建立抽象的經驗與概念
  • 能在遊戲以外的地方運用所學,例如:日常生活教具能夠拆解日常生活的動作,讓孩子能夠更好理解並應用。
  • 能培養問題解決能力

4. 開放性遊戲

  • 能激發想像與創造力
  • 不只有一種玩法
  • 沒有使用說明,可自由發揮
  • 包括數學、語言、感官、科學、文化等多元領域

5. 吸引與刺激孩子

  • 蒙式教具通常有簡單但精緻的設計
  • 吸引孩子自主學習
  • 使用天然媒材製作的玩具,提供豐富感官刺激
  • 讓孩子容易理解與操作
  • 提高兒童的持續度、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遊戲
  • 一次只專注一種技能,避免容易分心,也避免孩子失焦

        蒙特梭利所代表的自由,不單單只是順著孩子的意願放縱,而是在層層引導之下,讓孩子能夠順應著世界的運轉,用自己的步調感受著這個美好的世界。蒙特梭利所賦予孩子的,是展開自身翅膀,勇敢擁抱自我天賦、飛向未來的能力。希望大家讀完這篇文章後,能夠對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認識,下次與孩子相處時,或許也會有更多的想法與啟發!

 

圖/林予晴  文/高翊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