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孩子一起感受地方之美與情感連結

 「小時候,常常嚮往外面的世界,對家鄉以外的世界充滿好奇,並努力朝著這個世界學習、工作、不斷向前。長大後,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對家鄉好陌生,似乎一直沒有好好關注自己家鄉」不知道你有沒有類似的感觸呢?在快節奏、全球化的生活環境下,我們逐漸失去對家鄉的認識與情感,也不知道如何將自身所學回饋於家鄉。因此,今天想要聊聊「地方本位教育(Place-based education)」的教育思潮,以及這樣的教育對我們哪裡重要。

 

首先,「地方」在地理學中代表著人們情感的聚集:在特定的地方生活,我們會對地方產生獨特的地方感(sense of place),這包含了對地方的「認識、記憶與情感」。地方感是形塑我們對一個地方的認同與情感維繫的重要因素,然而,近年來這樣的地方感受到以下的威脅:

  1. 在快速發展的後資訊時代,人們受到主流文化強勢傳播的影響而嚮往到大城市生活,造成人們對家鄉的地方感變得薄弱,對家鄉不再了解與重視。各地青年外流的情況也越發明顯。
  2. 自然環境受全世界的快速變遷而被傷害與影響,環境議題越來越被關注。

 

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,「地方創生」的概念逐漸被重視,人們開始將焦點放回自己所居住的土地,思考如何與環境共生,並反思「地方」與教育的關係。在1990年代,學者們期待透過「地方本位教育」的力量,帶著孩子們關注在地的特色與困境,成為能夠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的公民。

 

地方本位教育有以下幾點特色:

  1. 地方的一切都是孩子學習的資源(包含文化、歷史、環境、人物),因此應該成為一件值得被看見的事情。因此,比起傳統的教育思維,地方教育更加重視和社區、周遭環境的關聯性,並且強調以在地環境為出發點,進行跨領域的課程教學,例如在地理課中融入社區的特色建築,在歷史課中讓孩子體驗當地傳統文化、認識傳統技藝。
  2. 在不斷累積對地方的記憶時,孩子們能夠形塑地方感,並培養尊重、同理與社會參與的精神
  3. 傳統教育過於關注傳遞預設的知識,而未關注孩子實際經驗,導致孩子們難以將知識與生活做連結。在地方本位教育中,孩子是知識的創造者,而非消費由其他人所創造的知識。並且,孩子能夠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在地的情境中,促進真實技能與學習的內在動機。
  4. 地方本位教育在培養地方感的同時,有助於建立身分認同與自我價值感。當孩子們能夠與他人自豪地分享著在地特色時,也會對自己身為在地人感到開心,進而增強對地方的認同。

 

推動地方本位教育的學者 Gregory Smith 提出了五種地方本位教學的實踐方向:

  1. 文化探究:藉由課程讓孩子認識住家附近的建築、地名由來與地方小故事,讓孩子發現並分享與傳統文化、民俗故事的連結,並且肯定孩子身邊的文化是有價值的。
  2. 自然探究:陪著孩子走出教室外,看看身邊的自然環境、生物與自然現象,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並與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。
  3. 解決真實問題:引導孩子關心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,包含街道美化、生態保護等,在建立永續概念之餘,也能夠培養對於社區的認同感、增進社會參與。
  4. 實習與工作機會:若孩子有較強的社會參與動機時,能引導孩子探訪周圍店家、和店員聊天、發現新蓋的大樓與公司,讓師生在和當地居民接觸時能夠對社區營造有更多的認識。
  5. 融入社區:帶著孩子關心社區投票案、電梯張貼等管委會消息、參與社區活動,在實際關注、付出的過程中,也會增加孩子的地方感。

 

 

地方本位教育的概念在美國、澳洲、紐西蘭等國家已發展出許多成功的結果,例如紐西蘭的「國家幼兒教育課程(Te Whariki)」就包含「家庭與社區」、「關係」等宗旨,強調幼兒教育應廣泛包含家族、族群、語言巢與社區,並且強調幼兒會透過與人、地互動學習

在師資培訓中,老師們會接受毛利文化與語言的培訓,並且實踐於教學,透過毛利文化的教材教法、毛利語言和文化的圖像等方式傳遞文化知識。教室的環境規劃也會以毛利語或具有毛利文化的學習區設計,讓孩子在學習區探索時學習在地文化。

類似的方式也有引用在台灣,許多社區在推動地方本位教育後,逐漸發展出屬於在地的學問,例如:宜蘭高中的「宜蘭學」是從宜蘭河出發,透過實地考察、生態體驗與輕旅行等方式帶孩子認識宜蘭的自然環境、歷史文化與區域發展;北投社區大學的「北投學」,透過推動融合在地文化的學程課程與學術活動,讓北投學成為具系統性的學問,也讓更多人認識北投的特色。總之地方本位教育期盼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,帶領孩子以快樂的方式認識屬於自己的文化。

 

 

 或許現在的我們,淡忘了從前在家鄉的種種。但未來,我們能期盼藉著地方本位教育,將腳步放慢、將目光放向四周,種下歸根的種子,陪著孩子了解居住的地方,也使我們重新回憶起對土地的情感。

圖/林予晴 文/高翊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