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心!別讓孩子染上冒牌者症候群

「你好強喔!」
「沒有啦,我真的只是塞到的!幸運而已啦!我沒你說的那麼好!」

       回想起來,我似乎就是這樣的人。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跟上而加倍努力,即使小有成就,也認為是運氣使然,做了好多好多事情,但還是停不下來,擔心有天會被淘汰掉。害怕別人無法接受自己的成就,認為自己是個騙子,就這樣焦慮地活著。今天想要與大家聊的主題是「冒牌者症候群」(Imposter Syndrome),讓我們一起正視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痛楚,以及陪著下一代理解這樣的過程。

        「冒牌者症候群」是指人們就算擁有成就、卻無法將其歸因於自己的能力,而是擔心有天會被別人發現自己沒有能力,因此陷入不斷自我反省的恐慌與焦慮。這樣的人,既害怕失敗也害怕成功,失敗時會對自己過度貶低;成功時會擔心是運氣好而增加壓力,長期的負面狀態甚至會影響健康,包含憂鬱、躁鬱、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。而這個名詞源自於臨床心理學家克蘭斯(Pauline R. Clance)與因墨斯(Suzanne A. Imes)的研究。在研究中,克蘭斯與因墨斯歸納出一些冒牌者症候群的典型表現:

  1. 勤奮工作:為了不被大家發現自己的愚笨,會努力的工作以換取好的表現與他人的認可。在獲得短暫的成就感時,就會陷入努力的循環(擔心被發現→努力工作→獲得好表現→得到認可與好感)。
  2. 虛假的感覺:認為透漏真實想法,會被他人認為是不聰明的,因此選擇準確的揣摩上級、他人的意見,並告訴他們最想聽到的話。
  3. 透過魅力尋求他人認可:透過自身魅力獲得他人認可建立自我,但又會認為自己不是靠能力獲得他人肯定而對自己沒自信,陷入矛盾的情緒之中。
  4. 避免展現能力:在眾人面前避免出醜、犯錯而選擇隱藏自己的能力。

 

  值得一提的是,這篇研究是以高成就的女性為研究對象,提到女性的社會刻板印象以及性別角色的期待,會使女性認為嶄露才能是具有風險的。在不同的社會、文化框架下,也會塑造冒牌者症候群,例如:我們在小的時候,都被教導要謙虛,我們總是本能地否定讚美,反而很少去接受他人的肯定,這樣的文化背景,似乎使我們無法坦率面對自己的成就,進而發展成冒牌者的標籤。

        雖然冒牌者症候群看起來像一種病症,但他其實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經的自我認知歷程喔!在社會心理學中,達克效應(DK effect)說明了我們在成長歷程中的認知偏誤。一開始人們會無意識地高估自身能力,產生爆棚的自信心,登上「愚昧山峰」(Mt. Stupid),但隨著我們見識變廣後,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,伴隨著困惑、迷惘與不自信,開始墜入「絕望之谷」(Valley of Despair),這樣的自我否定,就是冒牌者症候群的表現。認知到自己的能力後,在累積知識、經驗的過程中,走上「開悟之坡」(Slope of Enlightenment)並重新建立自信。

  那麼,我們在陪伴孩子撕去冒牌者的標籤時,能夠做些什麼呢?具有冒牌者症候群的孩子,通常會伴隨著重視結果、低自尊、依賴大人評價與缺乏情緒恢復利等表現。而以下是大人可以在陪伴時所給予的鼓勵:

  1. 強調努力的過程而非完美的結果:面對孩子因為結果感到不安或受挫時,可以跟孩子說:「雖然沒有完成,但是沒有關係,我們可以一起加油!」「試試看!沒做到也沒關係!」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,能夠更加注重自身努力的樣子。
  2. 開放的心面對錯誤與失敗:遇到挫折的時候,不彷跟孩子說:「每個人都會犯錯,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到什麼?」「我們可以聊聊現在的心情,想一下應該如何改進呢?」用開放的心態,理性的將焦點放在能夠解決的未來。
  3. 開誠布公的自我揭露:如果大人試著承認自己的不足,讓孩子覺得承認錯誤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像是「我以前也發生過…,我那時後也覺得自己好糟糕。」「雖然我做不到A,但我可以把B做得很好!」。
  4. 無條件的支持:「不管發生什麼事,我都會支持你」「要記得我永遠相信你」,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支持,可以增加孩子們信心,促使他們面對未來的挑戰。

        在看完這篇文章後,當你有天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時,請告訴自己:這是成長必經的徬徨,自己是很棒的存在。期待我們可以牽起孩子的手,一同撕去冒牌者的標籤,勇敢的愛自己,走出絕望的低谷,願我們的下一代,未來都可以成為有自尊、自信、自愛的人。

圖/林予晴 文/高翊展